為了野外調查辨認斷層及不同使用者的需求,中央地質調查所採用以斷層活動之時代作為分類之基礎(張徽正等,1998),臺灣地區的活動斷層分為2類:
(1)第一類活動斷層(全新世活動斷層)
1.全新世(距今10,000年內)曾經活動過的斷層。
2.錯移(或潛移)現代結構物之斷層。
3.與地震相伴發生之斷層(地震斷層)。
4.錯移現代沖積層之斷層。
5.地形監測證實具潛移活動性之斷層。
(2)第二類活動斷層(更新世晚期活動斷層)
1.更新世晚期(距今約100,000年內)曾經活動過的斷層。
2.錯移階地堆積物或台地堆積層之斷層。
參考資料:
林啟文、盧詩丁、陳文山(2012)臺灣活動斷層分布圖2012年版說明書,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,第26號,第1-30頁。
張徽正、林啟文、陳勉銘、盧詩丁(1998)臺灣活動斷層概論,五十萬分之一臺灣活動斷層分布圖說明書。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,第10號,共103頁。